不锈钢板连铸技术的进展
中国不锈钢连铸技术起点较晚,直至1985年,太钢投产了中国第一台立式板坯不锈钢连铸机。由于这台连铸机采用单炉连铸离线切割方式,钢包容量只有18t,最高年产量仅5.8万t,不能实现全连铸生产。1999年,太钢决定对这台连铸机实施技术改造。其改造目的是增加钢包和中间包容量,采用在线切割方式实现多炉连铸,改变二冷方式,提高铸坯质量。2004年,又决定对这台连铸机实施第二次技术改造。这次改造目的是增加铸坯厚度规格至200mm,提高铸坯质量,降低铸坯修磨损失。其主要内容是将结晶器振动方式改为dynaflex液压振动,二冷系统实施动态冷却(dynacs),安装vai一q质量控制专家系统,增设粒状保护渣自动加人装置和铸坯打印机。
经过改造,在连铸工艺方面取得了以下进展:
(1)不锈钢连铸比明显提高。立式连铸机的连铸比从1999年的51.4%提高到2003年的97.5%。
(2)连浇炉数明显提高。对于443钢种来说,连浇炉数在6炉以上,连铸坯收得率提高2.37个百分比,平均96.97%。
(3)连铸工艺作了改进。连铸钢水包全部采用底吹氢工艺,中间包采用挡渣墙和挡渣坝,连铸过程实施快速更换水口和无氧化保护浇铸工艺,连铸坯纯净度明显提高,其中氧含量和夹杂物含量分别稳定在50ppm和60xl0ppm以下(1ppm=10-6)。
(4)连铸坯修磨损失明显降低。修磨损失从1999年的4%左右降至2003年的1.5%以下,预计2004年50%铸坯不修磨,修磨损失进一步降至0.5%左右。
中国在2003-2004年期间投产的3台较先进的连铸机分别安装在太钢、宝钢集团上钢一厂和五厂。这3台连铸机均设有液面自动控制、结晶器液压振动、防止漏钢预报、电磁搅拌、二冷动态气雾冷却和轻压下以及二级计算机控制系统,能确保不锈钢铸坯质量。这些连铸机的投产必将进一步提高中国不锈钢连铸技术的水平。